油画风景与中国精神 杨飞云
2012-10-08 20:43:34

油画风景与中国精神杨飞云 中国山水画源远流长,早在隋代,就已出现独立的山水画,此后唐宋元明清伟大的山水画大师表现自然和赞美自然,抒发内心,颐养性情,营造意境,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一千六百余年前,中国就已出现高度成熟的山水画理论,如南朝宗炳《画山水序》,其“畅神”与“澄怀味像”之重要,至今无可替代。中国山水画可谓人类绘画史上的一大奇观。 西方的独立风景画出现比较晚,在我认识的范围里,透纳和康斯泰勃尔应该是比较早的风景油画艺术家。透纳的风景艺术有一种主题性、象征性和精神力量,康斯泰勃尔则在自然田园风光里加进了人文情怀,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一些画家画风景,但没有像他们那样以风景确立自己的艺术,同时开启了后世风景画。其后法国巴比松画派,以柯罗的风景画最具诗意,在真正意义上影响了整个印象派的风景画。而光学原理与科学性的参与,又使得印象派在色彩风景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印象派风景画最主要不是表达风景本身,而是表现光和色彩,大自然和人,是一种大自然和人文情感融为一体的有光明与幸福感的绘画。从形而上角度来看,印象派表现的是精神和情感和抽象性,启示后面的塞尚、梵高以及现代艺术家。俄罗斯巡回画派艺术家列维坦的风景画具有文学性与寓意性,对现实主义的深刻性风景绘画影响深远。 中国油画百年当中,第一代油画家的风景画创作融合中西,重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意识,衔接中国画的大山水精神。民国时期以来,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董希文、吴作人、赵无极、吴冠中等前辈的风景画强调意境,延续了崇尚自然的华夏的山水精神,神大于形,意大于象,写大于实,境重于景,其气韵与呈现不同于西方风景画。其后,罗公柳等留苏画家回国后的风景画也都类似大写意。这些艺术家在西画原理上加进了中国山水精神和文人思想,此后中国的风景油画一直在中西元素这两极当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现代意识参与进中国风景油画里来,有些艺术家在绘画语言的纯粹性上探索风景画。另一个更特殊,西方的色彩构成、黑白构成等理性框架与构造参与进来,这是中国传统缺少的。总结起来,当代油画风景既有中国的诗性,意象,笔墨的书法性,中国人对自然的参与方式,也有西方的理性构成,光影,个性语言和率直的表现性,还有现代人的视野。然而过于强调风景油画的中国画意识,则丢失了一些油画的特性和表现力,特别是光感与色彩的表现力、写实和现实的部分。 风景画有几个部分,即体验性的部分、抒发的部分和绘画语言的表现部分,这三个部分需要非常有效的合一,哪个因素都不能少。体验性部分从自然中吸收,古人有崇尚自然的哲学,要行万里路,住在大自然当中。现在有些画家在体验性部分有欠缺,由于这头一步做的不够,再加上主观抒发,难免出现概念化、样式化的弊端。比如过于强调个性符号,无论画南方或者北方、中国或者外国的风景,都是一种符号样式;比如强调空灵与意境的表现而非来自于确定的感动与感受;比如现代风景画缺少山水画那种天人合一的大境界,更多为片断性或者只在视野范围内的直观小景。
全部评论
\
热门文章推荐
- 3103 油画风景与中国精神 杨飞云
- 3123 没有艺术的艺术故事 ——读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 3417 海上墨林:人物画的复兴
- 2944 不息的变动:上海美专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
- 3356 小画家李欣然之小画展
- 3236 第二届架上连环画•插图邀请展在京开幕
- 3762 赵无极与毕加索的旷世艺缘
- 3154 2012上海水彩粉画展
- 3338 “正负极—巨燕油画作品展”开幕
- 4009 第一位读懂塞尚的人——读形式主义批评家罗杰•弗莱的《视觉与赋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