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宗慰:西部题材的开拓者
2012-08-23 21:50:13

“孙宗慰对西画和中国画均有很深的造诣。他在油画创造中,努力吸收传统写意画的观念和技法,使之更富有神韵,更具有民族特色。他在水墨、彩墨的创造中,又努力融合油画的造型与技巧,使之更接近生活,更具有现实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理论家邵大箴在《杰出的艺术家孙宗慰》一文中写道。 在孙宗慰诞辰百年之际,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联合主办的“求其在我——孙宗慰百年绘画展”于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的近百件作品不仅有油画、国画、水彩、素描、速写,还包括大量文献、实物资料及研究成果,是孙宗慰艺术人生最为全面的一次回顾。 孙宗慰,1912年生于江苏常熟,1934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受教于徐悲鸿、吕斯百、吴作人等先生。1941年,孙宗慰踏上了西行的长路,成为第一批涉足西北少数民族绘画题材的艺术家。他还以张大千助手的身份,参与了敦煌壁画的临摹与研究工作。抗战期间,孙宗慰参加“战地写生团”,画了大量速写,绘制抗日宣传画。1955年,孙宗慰调到中央戏剧学院,与冯法祀等先生共同研讨舞台美术基础教学,开创了戏装人物写生等教学的新形式。 据策展人、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介绍,孙宗慰现存作品及资料300余件。其中素描作品不仅呈现出他卓越的表现能力,也反映了徐悲鸿先生素描教学的特点和发展。孙宗慰重视写生,借重写生,并善于从写生对象中探取鲜活精神,这使得他的艺术创作始终保持着新鲜、自然、质朴的特点,充溢着真情实感。孙宗慰的作品无论静物、风景、人物,虽在早期明显受徐悲鸿风格的影响,但是在西行之后,日渐凸显自己的风格,成为在油画与国画领域都颇有成就的画家。 在展厅中,《蒙藏人民歌舞图》被悬挂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这是其蒙藏题材系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观看。在吴洪亮看来,蒙藏风情系列作品把中国画的皴法和西方的写生进行了很自然的融合,是孙宗慰一生中的巅峰之作。 西行期间,孙宗慰被少数民族异彩纷呈的生活情景和服饰等所吸引,开始用油画、水墨和彩墨等方式来描绘少数民族的生活,在创作的同时不断思考如何在油画中融合中国民族艺术的问题。由于他精通中西绘画,因此融合得也非常自然。其水墨、彩墨画线条遒劲而有韵味,色彩明快而淡雅,尤其是蒙藏人民风俗系列,画面情感真挚、朴实,语言含蓄雅致。他的写实油画则含有写意的成分,注重情境的表现。如《月牙泉》、《驼队》等作品,可以看出孙宗慰在人物形体处理上的大胆变化,在写实基础上适当夸张、变形,画面活跃,色彩绚丽而沉稳。他笔下的骆驼则被拟人化,水汪汪的眼睛含情脉脉,使作品洋溢着灵动饱满的意趣。 中国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在展览序言中评价:“以孙宗慰先生为代表的一批美术家从奔赴西部的过程中发现了中国艺术与人民的有机关系,意识到走向现代的中国绘画必须积极面对传统。因此,他在对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探索过程中,更加主动地深入生活、深入传统,更加自觉地追求美术的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因此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孙宗慰先生担有独特的历史意义。”
全部评论
\
Popular Paintings
- 7814 水乡民居-69
- 11456 牧云
- 12399 山痕
- 11883 lanscape at highway no 2011
- 9432 山水系列-15
更多作品
Popular Articles
- 4801 孙宗慰:西部题材的开拓者
- 4701 树语2
- 4588 周春芽2012新作展
- 4422 "图像"2012上海小幅油画展
- 4804 我们为什么欣赏抽象画
- 4522 树语1
- 4055 “通变”——现代中国美术的核心问题
- 5057 时代风采——2012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油画)征稿通知
- 4812 展讯-刘家华:倾城之惑
- 5555 米勒、库尔贝和法国自然主义:巴黎奥赛博物馆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