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华

个 展
2012年 朱屺瞻艺术馆举办“2012陆云华年度个展”(上海)
2012年 美国PASADERA高尔夫俱乐部举办“陆云华·上海后园个展” (美国)
2012年 华府天地举办“色域·陆云华个展”(上海)
2007年 “唯美本质——陆云华抽象艺术展”(上海)
2005年 “精神后园—陆云华作品观摩展”(上海)
2004年 “暗香后园—陆云华作品观摩展”(上海)
2002年 “陆云华艺术作品展”(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主要学术著作
《陆云华·后园》大型图文集
《中国当代艺术家丛书——陆云华作品集》
《陆云华绘画艺术二十二年专辑》
《陆云华油画作品集》
群展和主要学术参展(国内、国际)
2010年 参加“中、日、韩世博主办城市美术交流展”(上海)
2009年 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油画作品展”(山东)
2009年 应希腊艾里尼肯市政府邀请,参加“东方印象艺术展”,同当地艺术家进行交流,参观 艺术家工作室,并赴希腊南部进行文化考察
2009年 应南非国家视觉艺术协会邀请,参加“中国艺术家四人展”开幕式并在南非多个城市巡 展,访问和考察了约翰内斯堡、比勒图利亚、开普敦、东伦敦等城市
2009年 参加“2009上海水墨艺术大展”,展出其实验作品(上海)
2009年 应日本国美术世界株式会社邀请,赴日本横滨参加“第三回世界和平美术大展”开幕 式,并在横滨、伊豆、箱根、东京等地进行文化考察
2008年 应澳门艺术博物馆邀请参加“超以象外——中国抽象绘画作品展”,并在澳门进行艺术 考察
2008年 应邀赴成都参加“另一种实验——当代新抽象展”(成都)
2007年 应邀赴马来西亚进行文化考察,在马六甲、吉旦等地完成十二件写生作品,是年底在 上海举办“马来西亚写生展”
2007年 参加“第二届风景·风情——全国油画展”并获优秀奖
2007年 应韩国松花美术馆邀请,参加“东北亚美术大展”开幕式,并赴首尔、釜山进行美术考 察和访问韩国艺术家工作室
2007年 参加“上海五角场80号艺术家作品邀请展”(上海)
2006年 参加专题展“纸尚——艺术家邀请展”
2006年 应邀赴三亚参加“抽象艺术高峰论坛”
2006年 参加“中国第二届小幅油画大展”(上海)
2006年 参加“中国百家金陵油画艺术大展”(南京)
2006年 参加“上海第二届抽象艺术大展”(上海)
2006年 参加“回归与状态”艺术家交流展(上海)
2006年 参加“沪杭两地艺术家作品交流展”(杭州)
2005年 应宁夏文联邀请,参加“第一届宁夏文化艺术节”
2005年 参加“海上名家素描展”(上海)
2005年 参加“上海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上海)
2005年 参加“上海美术大展”(上海)
2005年 参加“上海抽象四人展”(上海)
2004年 参加“2004上海抽象艺术大展”(上海)
2005年 参加2004年 “世界和平美术大展”(上海)
2003年 参加“无畏先锋——上海”60群体艺术家联展(上海)
2003年 参加“中国第三届油画艺术展”(北京)
2003年 参加“上海油画艺术展”(上海)
2002年 参加“纪念延安讲话六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上海)
2001年 参加“海上油画作品展”(华氏)
2001年 参加“全国第十五次新人新作展”(北京)
2001年 参加“上海抽象绘画展”(上海)
2001年 参加“2001亚洲和平美术展”(日本)
2001年 参加“中国小幅油画展”(北京)
2000年 参加“上海·韩国美术作品联展”(上海)
2000年 参加“2000亚洲和平美术展”(日本)
2000年 参加“上海第八届地平线绘画·雕塑提名展”(上海)
1999年 参加《全国第八届“群星奖”》获优秀奖(北京)
1998年 参加“上海第七届海平线绘画·雕塑提名展”(上海)
1998年 参加“上海百家艺术精品展”(上海)
1997年 参加“中国艺术大展——当代中国油画展”(上海)
1994年 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北京)
1993年 参加“第三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获优秀奖(上海)
1993年 参加“上海·日本昭和美术作品联展”(日本)
1993年 参加“中国油画展”(香港)
1993年 参加“93中国油画年展”(北京)
1992年 参加“中国油画艺术展”(香港)
1992年 参加“上海油画艺术展”(上海)
1991年 参加“91中国油画年展”(北京)
1990年 参加“第三届上海体育美术作品展”(上海)
1989年 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美术作品展”(南京)
1988年 参加“第二届上海青年美术作品大展”(上海)
1987年 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美术作品展”(上海)
读希腊美术,看中国“当代艺术”
文 / 陆云华 2010年6月23日
希腊的现代艺术比我想象的要传统,不管从该国平面传媒或立体传媒得到的信息,还是在希腊美术馆里所看到的作品,中国比较“过分的艺术”在希腊几乎找不到,好象他们的艺术一直没有离开过传统。而我们中国像是爆发过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仅用三十多年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艺术进程,这实在令人称奇。但这样的“艺术革命”没能给中国现代美术增添多少有益的东西,而仅仅只是一次西方艺术的抄袭。留下的问题远远超过成就。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和希腊居然都是文明古国。但对当代艺术的态度竟如此的不同。
Reading
Fine Arts of Greece while Looking at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by Lu Yunhua, on June 23, 2010
Greek
modern art is more traditional than what in my mind. Whatever graphic media
messages, stereoscopic media messages I have got or works in the art museum,
they seem never diverge from tradition, and they are so different to “Chinese
inordinate art”. While Chinese art appears to have experienced another
“Renaissance”, it is amazing that Chinese art seemed to use only 30 years to
achieve all of those that western arts have experienced in the past hundreds of
years. However, the “art revolution” is barely a copy of western art instead of
bringing any beneficial elements to Chinese modern art. The problems it left is
far more than achievements.
陆云华艺术访谈录
Art interview of Lu Yunhua艺术在线:在这么多年的艺术生涯里,您觉得您的艺术观念有一些什么变化?
陆云华:每个艺术家都有他自己的一个立足点,艺术家与美术爱好者的区别,在于思考方式的不同,艺术家是从文化的、人文的角度去思考。从艺术本身来说,艺术观念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但从文化的角度而言,艺术观念又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事情,它是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艺术观念就上升到了意识领域的层面,那么,就要考虑到艺术家自己的作品能不能被社会的某个环节所接受,这个很重要。而很多美术爱好者是不会去思考这种问题的。
我个人对人文方面深感兴趣,我考虑的是对人文的那种关怀和形成,我的绘画变化也是沿着这个脉络过来的。从具象到抽象,其实,思维和观点是一样的,只是艺术表达的路径不一样,前者是用具象切入人文,后者是用抽象介入人文,所以我这些年的艺术观念变化不太大,但我在文化的、人文的渗透性上做了不少的功课。
艺术在线:在您的艺术人生中,哪些人对您的影响最大?
陆云华:第一就是八大山人。我和八大山人艺术的表达路径不一样,他是悲情泄愤,而我则是乐观歌颂,但是,这两种艺术表达路径也有很多相通之处,那就是我从他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一点就是中国艺术家的一种精神。
艺术在线:您认为有谁的评价比较切合您自己对艺术观念的理解?
陆云华:这个很难说,因为很多人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去评价的,目前没有美术评论家对我的作品有正面的评论,这个可能和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我不去跑圈子,我也不去跑场面,我就画我的画。我的画许多人都看过,但就是没机会把我的思想串联起来。
但是有一点我知道,在六七年前就有人说陆云华的东西很漂亮,像奶油蛋糕一样,这个评判我认为是贬义的。可我不在乎他们说什么,为什么呢,因为我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切入的,我不可能为了迎合他们的观点把我的路径改变了,改成另一种我不喜欢的东西,再说我也没有那个必要。所以,我是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到现在,人们才说原来陆云华的路径是有意义的。就是以前用贬义来评价的那些人,现在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感觉我是有想法的,是有观点的。
艺术在线:用其他艺术形式与您的艺术相匹配,您认为哪一种最合适?
陆云华:如果用音乐来比喻,我认为是在通俗与古典之间。绘画就是看你从哪个表达方式介入,现在很多画家找到了表达路径之后,不能够长期坚持,过不多久后又换了另一种表达路径,所以他们老是在找路。现在的艺术形式几乎都被人家走过了,那么,你就得踩在人家肩膀上才能看到路,你才能判断你的艺术是否有价值。其实艺术表达形式已经很多了,如果你再要去找一种新形式是一件很徒劳的事情。你想,西方艺术,中国艺术,每个位置都有人站在那里了,你想要改写历史吗?
艺术在线:很多人认为抽象艺术是外来的东西,那么这种所谓的舶来的抽象文化是否曾经对您构成影响?
陆云华:我认为,如果说抽象艺术是外来的东西,这个说法有点含糊。抽象艺术的表达形式可能是外来的,但抽象艺术的内在精神,我认为不是外来的,在中国早就有了,可能我们今天用的是架上材料艺术表达路径进入的,仅此而已。因此,除了绘画材料以外,其他没有什么是学习西方的。
艺术在线:您和很多艺术家一样,都是从写实绘画走过来的吗?
陆云华:写实绘画对画家都是很重要的,从没听说过演奏家不通过严格的训练就可以演奏得很出色的,画家也不例外。写实绘画在我们进行基础训练时就已经开始了,问题是写实绘画的表现方式能否真正意义上满足你创作的需求,所以对画家而言选择何种绘画方式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是创作的需要而不是什么目的。我是慢慢地从具象走到抽象,抽象很有意思,那里有许多的可能性。
艺术在线:具象和抽象之间的绘画语言的转换意味着什么?
陆云华:具象的语言直白,物象具体,如果要记录一个事件用具象的创作手法来表现会更直接一些。但绘画并不仅仅是具象一种,它有许多的表现方式,如:意象、抽象等等。关键是你的创作命题适合用何种方式。具象和抽象是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式,语言的表述形式不同。我经常在具象和抽象之间行走,这样的交替更有新鲜感,倒不用去刻意转换。
艺术在线:您喜欢在具象和抽象之间游走吗?
陆云华:是的,这样我的范围就大了很多,预留了许多思考的空间,用抽象的方式去理解具象,去解读具象,具象画得太久了麻木了,再回到抽象,去审视具象,这样正好互补。欧洲的里希特先生就是这样做的。
艺术在线:如何解读一幅抽象作品一直是观众的一个难题。
陆云华:尽管抽象和具象都属传统绘画,但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抽象和具象是两个不同的对立面,具象绘画注重客观的形,抽象绘画注重主观的形。在中国,人们欣赏现实主义绘画时就显得比较踏实,因为,画里有具体的客观外形和文学情节,但是当欣赏到抽象绘画时就非常不安,因为在抽象里找不到客观的形,人们原来的审美标准和阅读经验够不上了。美术评论家把抽象艺术复杂化了。读者更是云里雾里。其实,画家在制作抽象作品时,根本没想那么多,只想把自己的情绪记录下来。抽象绘画是很个性的个体行为,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审美要求,反过来说抽象绘画对欣赏者是有选择的。具象绘画和抽象绘画最大区别是:前者强调塑造,而后者关注语言。
艺术在线:什么原因使您进入这个“后园”?
陆云华:这个也不是我要刻意进去的,就像我刚才讲了,它是一个文化的、个人的领域,其实我们骨子里都满满地渗透这种中国文化,就如同《琵琶行》里的那句“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国文化就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文化,含蓄的文化里面包含很多的可能性。
艺术在线:有一些评论解读《后园》系列是在模糊中寻找中国文人一种虚幻的心境。
陆云华:我在90年代初就形成了《后园》命题,后园相对前庭而言,不仅仅是方位的区别,更重要的是会令人产生联想,发生暧昧。我们当下的这个时代太直白了,越来越和西方接轨了,西方人是非常直白的,喜欢和不喜欢之间没有相对喜欢,传统的中国人是不会把每一件事都讲透的,点到为止。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审美,这种审美情趣很有诗意,相当艺术,是一种很好的文化。这对我非常有用,不管从精神层面来说,还是情绪方面而论,后园是个很合适的位置,可以寄托许多东西。后园每天都有事情在发生,看你在意不在意,反正我是非常在意。
艺术在线:感觉您的艺术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是唯美;第二是优雅;第三是神秘。
陆云华:这就是我的元素,我不是装腔作出来的,我的内心就是这样,所以有人说,看你这个人和你的画不搭界,我这个人很粗犷,很多人说我像北方人,可我画的东西又很女性化,这令人有些诧异,感觉是表里不一。这没什么奇怪的,我就是这么一个特例!
艺术在线:您的画更是在追求一种境界,柔声细语,轻歌曼舞,就像雨后的夜上海,散发着一种情调,别有韵味,可以说您的绘画语言在男性艺术家中间是比较特殊的,色彩很柔美,有人说很暧昧,有人说太漂亮,您自己怎么看?
陆云华:我认为艺术家可以分几类:一种艺术家是具有领导才华,就像希特勒那样演说几句就可以发动战争的;另一种是只关注自我感受,把绘画当成爱好,玩得很投入的;第三种是像农夫耕地一样,把画当成收成来换银子的,这一种是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涵养不同,结构不同,人文背景不同,他作品的品味也就不同。我一直认为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要和他人文、性格、精神层面相关联。最重要的是“真实”二字,所以我非常关注这一点。我算是比较优雅的那一类,我可以一张作品画上几个月,对着画布发呆半天的。所以我的画面不可能太激烈、太随性。我非常关注细节和色彩的神秘感,来营造一种让你入梦的空间。细声细语向你描述《后园》里的种种诱人的事,至于人家怎么说我,我不会在意,这和外地人笑话上海烧菜放糖是一样的。我认为齐白石是了不起的,他的画很弱,几片叶子一只知了,或者画个蜻蜓、小虫子之类的,但弱在骨子里,齐白石很了解自己的性格,他不是像李可染那样满腹山水,他就是能把小东西画得比任何人都强,大师也!
艺术在线:我们超越技术层面的时候,语言以及内涵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你的绘画要给我们或者给自己带来什么?
陆云华:学画的时候做梦也没想到今天的艺术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那时学习基本功就是想把作品画得准点再准点,满脑子的色彩关系和色彩对比,一心扛着写实大旗朝着现实主义金光大道奋勇前进,但突然变天了,一转眼,满世界的大头像,满幅的恶心,不堪入目的画面比比皆是。一些画动不动一拍就几百万,上千万,我的天呀,一个县的农民工兄弟一年辛苦钱相加都不够一张画的数呵,太不靠谱了。现在满大街都是画家了,从没学过画的人都成为艺术家,我们这些人该何去何从?这真让人迷茫。
这不仅是对中国的艺术领域造成很大冲击,对艺术家更是一次大的磨难,要改变当下美术的倾向显然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很多利益关系在里面,其中很多利益来自西方。我一直梦想超越技术,行走在自由艺术天空,这是每个画家都梦想的自由,什么时候能超越我真不知道。
艺术在线:这可能也跟您居住在上海有很大关系,海派的油画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方。
陆云华:上海的抽象群体是公认的,中国抽象画家最多的,而且是质量最高的在上海,为什么抽象绘画这个画种可以在上海真正落地,这同上海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很密切关系。上海比较潮湿,冬天阴冷,夏天闷热,有北方的气候元素也有南方的气候特点,它是综合的,所以在上海能看到北方和南方的很多物种,南北都能包容。在上海冷抽象和热抽象都很发达。西方走了几百年的绘画路程在中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就走完了,但我们从中看清楚多少呢?学到了多少?研究了多少?批判了多少?可贵的是上海画家走的都比较冷静,没有让中国画坛太难看,在当今这种艺术运动中,国内的许多画家都想使劲地冲在最前面,北方的画家力道最大,据说现在已经“牺牲”了不少,又听说上海画家没有一个“牺牲”。
艺术在线:绘画对您的生活来说有什么样的特殊意义呢?
陆云华:谈到绘画的事情,我认为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画画本身不是为了盈利,这个应该是可以确定的。如果把绘画作为一种生意、一种谋生手段,我想很多人都会离开绘画,因为它本身不具备那种养家糊口的要素。你看到的那些高价画家只有极少数,靠艺术本身过日子是困难的,不确定的。像齐白石的作品在当年也值不了多少钱,只能相对来说你的画可能被一些人赏识了,人家会出银子来买你的画。你的生活会改善,但很难保持长期稳定。梵高画得好吧,他活着的时候穷得不得了,百年后人们发现他作品的伟大,才被天价收购。印象主义有些画家也苦得要命,生活也成问题,最后几个人租一块地种土豆。当下有些画得很烂的画家却过得非常滋润,那是另外一回事。不能怪画家的画不好,只能叹息买画人的眼力太差。我去过几个国家,在他们国家一二线的画家中,职业画家的比例是不多的,一般都有其他的职业,这就是说绘画这个行业不是赚钱的行业,所以要靠绘画来发财那你做梦去吧,我也卖画,但我不靠绘画过日子,我关注和美术相关的行业,不仅可以养家糊口,而且能养得挺滋润。
艺术在线:上海的艺术家生活都很安逸,交际比较少,聚会也不太多,您是否也是如此?
陆云华:上海画家喜欢安逸的生活,一般都回家吃晚饭,我也是。上海画家不讲究团体,不去攀比,有了小团体以后就会排出哪个是老大,哪个是跟班的,这就有了级别,太没劲,不进圈子自己随时可以做大哥,你喝你的酒我喝我的茶,互相不冲突,彼此也尊重。我就喜欢上海这一点,我一直生活在上海,因为喜欢这个环境,每年会用少量的时间去外面转一转。最近就在家里画画,因为画室比较小,经常要站在窗外往里看比例,邻居们会好奇地看着我,这个穿着大短裤的男人在干什么,每天站在自己窗外朝里看?
艺术在线:对未来有什么打算?
陆云华:没什么打算,预测未来是预言家的事情,哲学家的事情,画家就是画画,每天认真思考,认真工作,因为未来是每天的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的。我比较心平气和,从未想过要做美术圈的大哥,也没想过做跟班。假如一定要说未来,我只有一个美好的想法,就是每天把《后园》弄得舒舒服服,加点香料,**满屋,有时还会偷偷采枝隔墙的红杏让你心里痒痒,诱人吧?常有人说我的画有女人缘,真的,不少女性喜欢我的画,因为女人最爱做美梦,我的《后园》可全是美丽陷阱,这下她们乐坏了,博得女性读者欢心,那就赢得了半壁江山。未来还能有错?
关于东、西方艺术的差异
文 / 陆云华
西方绘画被引入中国的基本上是些西方古典绘画和印象派绘画。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现实主义绘画也曾深深地影响中国。其后,由于其政治原因,现实主义绘画发展迅速,成了中国的主流艺术,并整整影响了几代人的审美思想。多少年来,中国人对绘画的审美要求一直停留在这个点上。因此抽象绘画注定要在中国遭遇不解。
在我看来,最接近绘画本源的就要算是抽象绘画了,因为抽象绘画和其他绘画不同的是它没有宗教情节、文字情节,也没有对客观事物的外观描述。更没有对客观事物的情节描写。它注重主观的个人情结反映。也就是说,绘画的本源应该是反映个人的主观世界,而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复制。
传统绘画对客观外形的描述已到了非常极致的程度。通过工匠般的技术对客观物体进行精确描述,借此表达出所要的文学情节或宗教模拟情节。因此,其审美标准基本一致,而抽象艺术必须通过艺术家个人的主观定位,表达主观精神。这是非常个人化的表达方式,差异非常大,不可用同一审美标准去衡量。
传统绘画注重客观的形,抽象绘画注重主观的形。
在中国,人们在欣赏现实主义绘画时,就显得非常踏实。因为,画里有具体的客观外形和文学情节。但是当欣赏到抽象绘画时就非常不安。“这画是什么意思呀?我怎么一点都看不懂呀?”这是因为他们在抽象绘画面前,原来的审美标准够不上了。
美术评论家把抽象艺术复杂化了。弄得画家很不安,其实,画家在制作抽象作品时,根本没有想那么多,只想把自己的冲动记录下来。
西方画家同中国画家的差异在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同样画一条线,西方画家注重节奏为了满足需要,而中国画家是注重变化,满足感受。
凭经验来创作抽象画是徒劳的,经验本身不具备个性,一种方式一旦成了经验,就会变成共性。主观精神用共性经验来表达是可笑的。
抽象绘画是很个性的个体行为。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审美要求。反过来说抽象绘画对欣赏者是有选择的。
传统绘画和抽象艺术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强调塑造,而后者关注语言。
书法的灵魂是文字符号的结构、行气、节奏变化及个人素养。从这一点来看,抽象艺术与其太相似了。
我只对画面的空间感兴趣,空间的语言比肢体语言更丰富更含蓄。
Difference
Idea of Art about East and West
by Lu Yunhua
The
main kinds of Western painting that introduced into China are Western classical
paintings and Impressionist paintings. The realism of Soviet Union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painting in 1950s. Later, because of political
reasons, the realistic painting had developed quickly and became the mainstream
of Chinese art, it had influenced several Chinese generations . Over the years,
the Chinese people is destined to face some puzzle in China.
In
my opinion,abstract painting could be the closest to the origin of painting. As
abstract paiting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ainting forms, it doesn't contain any
religious factors , words ,or any sketch of concrete things.It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reflect of subjective personal feelings. In other words, the
origin of painting should reflect the individual's subjective world, rather
than a replication of objective thing.
Traditional
painting has been developed into a very extreme level in terms of drawing the
shape of an object. It expressed the literature plot or the simulation plot of
religion by drawing the shape of the object accurately. Therefore, their
aesthetic standards are nearly the same. But abstract painting is subjective
that it expressed personal feeling of individual artists. Subjective expression
of the spirit. It's personal and various.It cannot be judged by the same
aesthetic standard.
Traditional
painting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hape of the object. Abstract painting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ubjective and personal feeling.
In
China,people feel good when they appreciate realistic painting because there is
an objective thing and a literature plot in it. But when they appreciate the
abstract painting they feel uneasy. “What does this painting mean? Why I cannot
understand it at all?” That because the previous aesthetic standards cannot be
used when they stand in front of an abstract painting.
Art critics explain abstract art in such a complicated way that disturb the
artists. In fact, an abstract painter didn't think so much when they paint
their work. They just want to record their own impulses.
Western
artists are different from Chinese artist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When draw a line, Western artists pay attention to rhythm to meet
their needs, however, the Chinese artists focus on changes to satisfy their
feelings.
It's futile to paint an abstract painting by experience. Experience itself does
not have the individuality. When a way of doing something turned into a kind of
experience , it will turn into commonality. To express subjective feeling by
commonality is ridiculous.
Abstract
painting is from a kind of personal and individual behavior. It cannot meet all
the need of people.Quite on the contrary, abstract painting is selective to the
viewer.
There
are intrins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raditional painting and abstract painting.
The former stressed on the shape while the latter stressed on the painting
language.
The
soul of Chinese calligraphy lay in the structure of symbols, rhythm changes and
personal knowledge. In this sense, abstract art is very similar to calligraphy.
I am
only interested in the space of paintings. The language of space is richer and
more implicit than body language.
侠骨柔肠墨飞扬——记抽象画画家陆云华
艺术家:陆云华 、
抽象画在喧闹的中国画坛恰如大户人家的后花园——静寂而幽雅。最近,专营抽象画的角度画廊,推出了陆云华的“后园系列”画展。 陆云华原本是画写实的,参加过许多大展,获过许多奖。了解他的同行说,如果他坚持画写实的,卖得一定比现在好。但是十多年前,陆云华走进抽象艺术的寂寞之境。他说,抽象画更贴近他的心跳。陆云华的抽象画,总是姹紫嫣红,被认为是在上海抽象画界色彩最艳美的。喜欢的人说他色彩感好;批评者则说他脂粉气重。
当兵出身的陆云华,高大英武,但笔下的画弥漫着浪漫气息,可谓侠骨柔肠。近年来,他沉浸于创作“后花园”系列。他说,后花园是非常美的地方。《牡丹亭》的“惊梦”,《西厢记》的跳墙赴约,都是在后花园。后花园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几乎成了爱情故事的代名词。 陆云华的画虽然抽象,但他用青春明媚却又缠绵暧昧的色彩,叙述着无尽的爱情故事,透露着这个英武的汉子内心对爱情的缠绵。朋友传说着他的一个故事。当年,陆云华考美院,专业通过后,在考文化科目期间,与女朋友约会迟到了。女朋友赌气说,你要喜欢我,明天就不要去考试。结果他竟然真的就不去了。可爱情后来还是随风而去,此后漫漫岁月,陆云华却不得不艰难地在“业余”环境中继续寻求他的艺术梦想。 好在这个曾经在上海警备区“硬骨头式六连”锻打过的汉子,对艺术的追求坚韧不拔——这才会有今天,人们走进他耕耘的后花园,看到了春色满园。
抽象画在喧闹的中国画坛恰如大户人家的后花园——静寂而幽雅。最近,专营抽象画的角度画廊,推出了陆云华的“后园系列”画展。 陆云华原本是画写实的,参加过许多大展,获过许多奖。了解他的同行说,如果他坚持画写实的,卖得一定比现在好。但是十多年前,陆云华走进抽象艺术的寂寞之境。他说,抽象画更贴近他的心跳。陆云华的抽象画,总是姹紫嫣红,被认为是在上海抽象画界色彩最艳美的。喜欢的人说他色彩感好;批评者则说他脂粉气重。
当兵出身的陆云华,高大英武,但笔下的画弥漫着浪漫气息,可谓侠骨柔肠。近年来,他沉浸于创作“后花园”系列。他说,后花园是非常美的地方。《牡丹亭》的“惊梦”,《西厢记》的跳墙赴约,都是在后花园。后花园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几乎成了爱情故事的代名词。 陆云华的画虽然抽象,但他用青春明媚却又缠绵暧昧的色彩,叙述着无尽的爱情故事,透露着这个英武的汉子内心对爱情的缠绵。朋友传说着他的一个故事。当年,陆云华考美院,专业通过后,在考文化科目期间,与女朋友约会迟到了。女朋友赌气说,你要喜欢我,明天就不要去考试。结果他竟然真的就不去了。可爱情后来还是随风而去,此后漫漫岁月,陆云华却不得不艰难地在“业余”环境中继续寻求他的艺术梦想。 好在这个曾经在上海警备区“硬骨头式六连”锻打过的汉子,对艺术的追求坚韧不拔——这才会有今天,人们走进他耕耘的后花园,看到了春色满园。
装置作品-无题-2 |
005(The Blue Screen 藍色的屏 |
001(Spiritual garden Series——Mirror 後園系列——鏡子 |
装置作品-无题-1 |
后园系列 |
007(Detail of Spiritual garden Diary——Screen 後園日記——屏(局部) 陸雲華 |
装置作品-无题-7 |
后园系列2013.7 |
002(Spiritual garden 後園風景 |
后园系列20138 |
后园系列2012.5 |
歌唱2012.2 |
歌唱2012.5 |
色域系列2012.2 |
装置作品-无题-4 |
装置作品-无题-6 |
装置作品-无题-5 |
004(Detail of Spiritual garden Diary——Mirror 2008 後園日記——鏡子2008(局部) |
装置作品-无题-8 |
装置作品-无题-3 |
Popular Paintings
- 8267 山水笔记之二十一-2012年
-
8264
秋风起
秋风起Latest accessed in11:13:45
-
8436
古典园林-20
古典园林-20Latest accessed in11:13:16
-
9059
仕女图-05
仕女图-05Latest accessed in11:12:38
-
8926
栅栏
栅栏Latest accessed in11:12:00
更多作品
Popular Artists
-
5190
陆云华
陆云华Latest accessed in11:14:33
-
5513
陈可爱
陈可爱Latest accessed in11:13:55
-
2382
www
wwwLatest accessed in11:09:55
-
4130
张智栋
张智栋Latest accessed in11:09:14
-
3012
邬科特
邬科特Latest accessed in11:08:35
更多画家
Popular Articles
-
4460
墨彩心象——中国水墨人物画十人联展
墨彩心象——中国水墨人物画十人联展Latest accessed in11:11:20
-
4551
“澄怀 - 遇景逢源”张民 胡继宁 任敏油画作品三人展
“澄怀 - 遇景逢源”张民 胡继宁 任敏油画作品三人展Latest accessed in11:07:56
-
4391
“大地·突然”于会见油画作品展
“大地·突然”于会见油画作品展Latest accessed in11:07:35
-
4201
“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将于6月开幕
“在当代•2012中国油画双年展”将于6月开幕Latest accessed in11:05:23
-
4998
王劼音(特邀名家)
王劼音(特邀名家)Latest accessed in11:03:15
-
3551
多云间晴
多云间晴Latest accessed in11:02:30
-
4063
“澄怀 - 遇景逢源”张民 胡继宁 任敏油画作品三人展
“澄怀 - 遇景逢源”张民 胡继宁 任敏油画作品三人展Latest accessed in11:01:50
-
3871
“粉墨写意” 中国戏曲人物画展
“粉墨写意” 中国戏曲人物画展Latest accessed in10:58:15
-
3992
谢栋梁雕塑演绎展
谢栋梁雕塑演绎展Latest accessed in10:53:38
-
4402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排期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排期Latest accessed in10: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