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集体展览
1999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上海青年美术邀请展
2000 上海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
2001 上海—仁川美术作品交流展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上海美术大展
2003 上海油画展
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上海青年新视觉——上海青年艺术家作品联展
2004 中国新视觉——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上海新具象
2006 海上学院文化——上海高校中青年教师当代艺术大展
上海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2007 当代·笔墨:2007上海水墨艺术大展
魅力2007 上海·宁夏女画家作品交流展
名家推荐上海优秀青年油画家作品展
首届上海当代学院版画展
六·柒零艺术家当代艺术展
上海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2008 旁观——当代水墨展
绒花——京、沪、穗三地青年女艺术家邀请展
甦——上海中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仅女性——新一代女性艺术家联展
“奥运畅想”上海美术作品展
海平线绘画雕塑联展
2009 上海美术大展
当代笔墨——2009上海水墨艺术大展
2010 百年·女性——中外女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2011 无限繁衍·视觉案例——2011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
礼花·徐汇艺术馆5周年特展——沪上优秀青年油画家汇展
青春留影——上海青年美术大展获奖作者邀请展
直觉——2011上海小幅油画展
2012 好艺术——庆祝中乌建交20周年上海女艺术家作品展
2013 @上海——艺术新人大展
个人展览
2006 个人作品展(上海尔冬强艺术中心)
2013 夏至——王伊楚纸本作品展(上海市朱屺瞻艺术馆)
相关文章
展览名称: 夏至——王伊楚纸本作品展(朱屺瞻艺术馆粉墨风雅系列展之三)
主办单位: 朱屺瞻艺术馆
展览时间:2013年5月18日——5月28日(周一闭馆)
开幕时间:2013年5月18日15:00
山燃料油炒
展览地点: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580号朱屺瞻艺术馆
上海女画家、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教师王伊楚将于2013年5月18日至5月28日在朱屺瞻艺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夏至——王伊楚纸本作品展》,本画展也是朱屺瞻艺术馆连续推出的第三个“粉墨风雅”系列个展,展示了画家近年来创作的“意象风景”四十余幅,大气简略的构图,斟酌考究的色调,深化了作品的意境,显示了作者更加醇厚的艺术积累和更为超越的人生诉求。
王伊楚喜欢旅行,通过行走和观看,体悟生活和创作。旅途所见所思,沉淀为种种感觉,这是风景在她心中留下的印迹。旅行如人生,对这一过程的灵性感悟,成为她系列创作的来源。绘画是她对于人生的记录:不局限于记录具体的事物,而试图以记录情绪和气氛的方式,观察自己的内心。
夏至,伊楚带给我们更多的风景。她将笔墨渗化效果的随机性与来自内心的想象图式,经由一种小心的经营与控制之后,巧妙地融合于画面中,从而在不经意间成就了一种随意自然的心象。王伊楚这次展出的风景作品,大部分都是这种想象力与随机性的相互交融灵变之后的产物。她的画冷淡、静谧、近似迷离又有些忧郁,漂浮着一层陌生的气息。王伊楚的抽象山水,是她心中的风景。
伊楚随想
王伊楚--------华东师大艺术学院
喜欢旅行。
面对各种未知。
看不同的风景,看自己。
只有用心去看,风景才被赋予了意义。
人生本也是一场旅行。
虽然最后都要回家,但沿途的风光因人而异。
有的人追求壮美的风景,有的人追求平淡自在。
在我的路上,我是一个看客。
不管是风光旖旎,还是平淡如水,我始终是一个看客。
在这场旅行中,缘聚缘散,很多的偶然和必然。
同样地,看风景,也看自己。
我自己,可以有很多定义。
我存在于我的工作中。
我存在于朋友的眼中。
我存在于家人的心中。
我也存在于更多人的想象中。
但是或许,那都不是我自己。
独自旅行的时候,可能是离自己最近的时候。
回头想来,旅行中的种种经历已有些模糊。
正如生活中许多的鲜活细节,已随时光流逝而褪色。
渐渐只留下一些感觉。
这是风景在我心中留下的印迹。
而绘画,是我的旅行笔记。
在这里,记录下心中的印迹,并试图接近我自己。
2013年4月
伊的风景
陈九--------
朱屺瞻艺术馆艺术总监 在三月女人花的画展上,又看到了王伊楚的画。于是,在我办粉墨风雅系列展时,便想到了伊的风景。
伊的画是冷冷,静谧的,有点小资的,近似迷离的,有些忧郁的,有些小女人旖旎情怀的,漂浮着一层浪漫的氛围和梦的气息。总之,让人有种陌生感。
伊说话也是慢拖拖的,伊望人时,也不太正视,好像伊总是想伊的心思。
伊是耐得住寂寞的,伊折腾了半天,从伊那画室和住宿很难分清的旯旮里,捧出那叠画来。创作年代:二零零七年。
这些风景,颇让我感动。
我头回看伊的画是在十几年前,首届上海艺术博览会的布展期间,伊还很小,刚毕业的学生。伊脚下四周都堆着小小的镜框,画着一张张冷调子的脸孔。伊在中间转着圈。
我问伊,要帮忙么?
伊瞪大眼:现在我不知道怎么把这些画挂上去了?
我发觉很好笑,因为伊的表情和伊画的那一张张脸孔一模一样。
当时,是首届的艺博会,好多的艺术家画得非常的唯美时尚,都仿佛期待着一场大收获。
而这些小幅画十分的不入时,却让我记住了伊画的陌生感。
现在伊画的是一组抽象山水,宛如伊心底里的风景。
伊的脸孔已不再那么的童真,颇自信而矜持。
伊大概明白:
好的抽象,是心灵的屋漏痕。
好的抽象,是学养的内在构成。
伊选择什么样的审美基准,就能分辨出伊的画格高低和审美情趣。
伊问我,展览叫什么名字。
我说就叫梅雨季节或者夏至日记呗。
伊笑了。
伊笑的时候没有声音。
伊似一池碧水。
不浅不深,幽蓝幽蓝的,池底的景色有点让人捉摸不透。
如今,该是属于伊的季节到了。
伊喜欢行走,会不断的出发,吸取自由新鲜的空气。
我想,伊会带给我们更多风景的。
癸已清明于东水草堂